奋战百千万工程|那吉镇:从政府“配餐”到群众“点单”,“小网格”兜住民生万千事
人在“格”中走 精准对接群众“点单” “多亏网格员和村干部们及时提醒并帮忙抢收水稻,为我们避免了损失!”说起辖区的网格员,黄角九头上村的农户黎大爷连连称赞。去年6月,持续降雨使部分低洼农田积水严重,影响水稻收割,辖区内网格员在接到农户反映的情况后迅速开展行动,联系镇村党员干部一同走村入户提醒天气状况,并主动深入田间地头,帮助农户及时收割成熟作物,尽早颗粒归仓。 围绕高效能治理,那吉镇以村(社区)为基本单元,共划分了9个智慧网格,8个网格党组织,配置9名专职网格员、176名兼职网格员和25名专业网格员(不含网格长、副网格长),通过“一网统筹、全域联动、全科服务”的模式扎实推进村(社区)“微治理”,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,不断破题。 难在“格”中解 迅速响应网格“接单” “六独村涵桥是我们耕作和外出的必经之路,由于年久失修,桥头塌方、桥面狭窄,成为困扰我们日常生活的难题,如今对涵桥进行了维修和加宽,我们出行更畅通了,心里也踏实多了。”大莲六独村村民唐女士说道。 那吉镇积极推动三级人大代表“进站入网格”助力基层社会治理,按照“就近、就便、就选区”原则,将全镇67名三级人大代表全部编排进9个网格,每月开展网格化走访,实现履职区域全覆盖。在“进站入网格”履职模式的推动下,大莲村党(总)支部书记、那吉镇人大代表张惠俊将村民意见收集汇总,形成建议并纳入《2024年那吉镇“民生微实事”项目清单》向上级提交。眼下,该村已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涵桥维修和加宽工程,全面消除桥体安全隐患,惠及周边3个自然村119户村民。2024年以来,人大代表“进站入网格”125人次,接待、走访群众138人次,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2条,均已得到有效解决。 对六独村涵桥进行维修和加宽。 人大代表进行网格化走访。 情在“格”中系 高效服务社会“评单”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“神经末梢”。那北村直联团队成员在开展背包住村工作时了解到,那北马王冲村村民岑先生家中房屋一面墙体受损,存在倒塌的安全隐患,于是直联团队成员立即将具体情况记录在背包住村工作手册中,主动联系村干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,对房屋墙面进行研究和测量,并于两周内将“危墙”修复完成,变“忧居”为“安居”。近日,那西村网格员在对特殊群体走访入户时发现,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尚未办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,正因担心影响退休工资的发放而发愁。随即,网格员便与负责相关工作的镇村干部沟通联系,上门帮助完成养老年审20余人,并做好政策宣传,让老人足不出户便能办理社保年审、高龄补贴等各项申报认证,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。 2024年以来,那吉镇以“三听三谈三落实”方式开展背包住村工作95次,走访群众211户,解决问题81个,并通过“接单式”服务持续提升网格治理效能,全镇8个村(社区)累计上报网格事件3205宗,办结率达100%,实现未诉先办、源头治理。 接下来,那吉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主动延伸服务手臂,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社会服务,将“四下基层”“四个万家”与“我当一天网格员”活动有机融合,完善“群众点单、网格接单、社会评单”精准服务模式,以“小网格”让基层“幸福满格”,以高质量党建持续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。